查看原文
其他

清朝修筑长城吗?

邓涛 皇史宬 2020-08-23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被称为边墙、塞垣。明代多称长城为边墙,《明史》有“修筑宣大边墙千余里,烽堠三百六十三所”的记载。❖ 宣化青边口长城遗址
    以藩为屏    

相比明代,清朝边疆的拓展,奠定了如今中国疆域的基础,到乾隆朝时,清朝实现了大一统,明代“九边边镇时时边警”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清朝帝王以藩部为屏藩,治边之策不同于明朝,曾宣扬不修长城,如康熙三十年(1691年),有官员上疏请求修理古北口一带边墙,康熙帝认为兴工劳役有害百姓,守国之道惟在安民。康熙帝巡幸塞外时还提到:“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也。

❖《圣祖仁皇帝圣训》载康熙有关修理长城的上谕但事实上,我们从诸多史料中仍发现了清朝维修长城的史实。清朝在明朝大修长城的基础上,出于实际需要对长城进行不断的维修,甚至在某些区域还新修了长城。❖ 董家口长城
    边患又起    

清初,甘肃地区是边患的频发地。如顺治十三年(1656年),清朝下谕厄鲁特部落巴图鲁台吉、土谢图巴图鲁戴青等人:“数年来尔等频犯内地,劫夺马牛,拒敌官兵,率领番夷,威胁抢掠。”三藩之乱和王辅臣之乱时,青海蒙古“边前犯洪崖堡,今又乘我兵进剿河东,乃拆毁关隘,袭执官吏,与官兵会战,永固城副将陈达战殁……”。因此,清朝不得不继续使用和维修明长城,以防御青海蒙古。康熙五年(1666年),青海各部声言将进入河州、临洮、巩昌、西宁、凉州地,提督张勇提出在扁都口西水关至嘉峪关一带修筑边墙,这段长城在甘肃西南方向,而明代甘肃长城主要在东北方向。

❖《清实录》载顺治帝给厄鲁特等部台吉谕旨在青海蒙古威胁甘肃地区的同时,漠西蒙古也在蠢蠢欲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侵入了漠南蒙古,军队直抵乌兰布统,距离京城仅有四五百里,康熙帝领兵亲征,噶尔丹在乌兰布统被击败,但此后几年准噶尔蒙古依然是清朝北部边疆的一大隐患,对漠北蒙古和甘肃地区依然造成威胁。
   筑墙御敌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廷决定大规模维修陕甘地区的边墙。川陕总督佛伦奉命巡查陕西三边边墙,之后向康熙帝汇报了边墙的现状和修建计划:“臣奉旨查阅三边,查陕西自肃镇嘉峪关北边,以至宁夏贺兰山起处,俱系土筑边墙;自贺兰山之胜金关起,至贺兰山尽之平罗营,原无边墙,以山为界……三边墙垣,历年久远,坍坏已多,若不亟为修理,必致倒废。但三边遥远,不能克期修理,勒限完工,请于明年渐次修补……从之。

雍正继位初年,青海的“罗卜藏丹津诱众犯边”,攻打甘肃、西宁等地,最终罗卜藏丹津被清朝军队打败。❖《清实录》载为平定罗卜藏丹津之乱雍正帝发给年羹尧的敕谕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清朝此战虽胜,但是对青海蒙古攻打甘肃沿边的举动十分明白,如果不修建防御设施,难保下次再出现战乱时,甘肃地区不会再受冲击。于是,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向雍正帝上奏“请于西宁之北川边外上下白塔之处,自巴尔托海至扁都口一带地方创修边墙、筑建城堡”。雍正帝批准了年羹尧的建议。“创修”二字,说明当时清朝不仅维修边墙,也根据时局新修边墙。❖ 正关岭长城雍正九年(1731年),雍正帝命加强古北口、宣化、大同等地的防御,并提到:“至于边墙,年久倒塌而地当紧要者,亦应酌量修筑,以肃边境。”并派御史舒喜、天津总兵官补熙会同古北口提督路振扬亲自前往踏勘。这段事实被载入到《清史稿》:“雍正九年,令直隶疆臣修治边墙,其古北、宣化、大同三处,咸募兵增防。自独石口以西,至杀虎口一带要隘,亦酌增弁兵。”“增防”一词体现了彼时清廷对准噶尔在战略上处于守势,修边墙的目的也是为了防御。❖ 乾隆六年山西巡抚阅过边墙关隘并请予修整事奏折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总之,清朝在边疆取得统一的同时,也清醒看到面临藩部地区对中原的威胁,清朝为稳固统治,防御边患,也学习前朝维修边墙以作防御的做法,修筑长城。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重磅|全国人大立法调研组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调研
☆ 推文|中国参加世博会第一人
☆ 清代大阅
☆ 清代宫廷的仪仗队



责任编辑:海  鑫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长城万里连云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